查看原文
其他

我好像听到“技术停滞”的声音,阿里要花1000亿搞基础科研,华为宣称进入无人区,贝尔实验室被卖房产商

城市战争 城市战争 2019-04-23

真正可怕的不是资产泡沫,而是技术的停滞。


(一)


正在乌镇召开的互联网大会,科技大佬们正努力为吃瓜群众描绘出一副未来尖端科技的宏伟蓝图,但老实说,科技的进步也许是一个谎言,科技的停滞更接近事实。


近日,被称为“中国版贝尔实验室”的阿里巴巴“达摩院”刚刚在杭州、北京、深圳三地注册。未来三年,阿里将投入1000亿元的研发资金,用于基础科学和颠覆式技术研究,例如量子计算、机器学习、下一代UI、自然语言处理、智联网、金融科技等多个领域。



马云甚至宣称,阿里巴巴“达摩院”要比阿里巴巴要活得更长,阿里巴巴还有84年要走,达摩院至少得活85年,足见马云对基础科研的重视。


据了解,阿里“达摩院”与母公司的销售业务不挂钩,是一个完全独立于阿里的实体机构,其使命是主攻基础科研,而且绝大部分资金将用于人员招募,少部分用于实验设备,只有很小一部分用于运营。初期希望引入100位顶尖科学家。目前,密歇根大学终身教授、世界顶级量子计算科学家施尧耘已经加盟并负责阿里云量子计算实验室。此前加入阿里的还有曾经主导无人店算法的亚马逊最高级别华人科学家任小枫,视觉识别和搜索领域权威学者华先胜等等。而且,包括世界人工智能泰斗Michael I. Jordan、分布式计算大家李凯、人类基因组计划负责人George M. Church等十位世界顶尖科学家已确定担任“达摩院”学术委员会成员。


众所周知,基础科研是一项短期内看不到任何回报的投入,纯粹是个烧钱游戏,一般只有政府资助的大学与科研机构才会去干,作为一个纯粹市场化的企业,阿里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1000个亿,可以收购无数家科技公司作为赚钱机器,阿里为什么要干这样一件完全看不到回报的事情?


马云此刻的心境,也许只有任正非懂。在去年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任正非说,华为“正在本行业逐步攻入无人区,处在无人领航、无既定规则,无人跟随的困境”,“已感到前途茫茫,找不到方向”。


与华为一样,阿里巴巴在自己的领域业已进入“无人区”,雅虎、亚马逊这些曾经的领航者再也不能为阿里指引方向,世界前沿的技术和理念早已挖掘殆尽,阿里的前方也是一片黑漆漆的汪洋大海,一切都要靠自己,这不是寂寞,而是恐惧。


从马云和任正非的反应中,我好像听到“技术停滞”的声音。


(二)


为什么领航者不再领航了,为什么美国人在技术方面不再扮演探路者的角色了?有没有想过,可能不是追赶者太快,而是技术的升级达到满格,正面临停滞的可能。


说到技术停滞,可能很多人会觉得不可思议,说最近几十年的科技发展突飞猛进,IT技术日新月异,摩尔定律成为全民共识,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科技如火如荼,苹果还刚刚发布了iphoneX,你敢说技术停滞?


过去200年的科技飞跃,让人类逐渐形成了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技术的进步会永不停滞。但很多人根本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技术大爆炸只是对过去200年历史的一个总结,如果回顾看看工业革命之前的历史,就会发现,科技停滞的时间远远超过工业革命以来的200年岁月。用一位历史学家的话来说,公元1500年的世界和公元前500前年的世界差别不大。


换句话说,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上,科技停滞是常态,科技大爆发是非常态。


几年前,一篇题为《技术大停滞》(作者资水东流)的热门文章甚至认为,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大部分领域的基础科学就没有实质性进展了,人类出现技术大停滞的迹象。


例如,上个世纪70年代,从伦敦到纽约的飞行时间是8个小时,现在仍然是8个小时。当然,得益于IT技术的进步,飞机的电子化水平大幅提升,但最关键的“速度”仍然原地踏步。


在火箭技术领域,美国人制造的阿波罗登月飞船早在1969年就造访了月球,但随后,这个技术好像戛然而止,到今天,人类可以到达的最远距离仍然只是月球,没有任何进步。


第一颗原子弹早在1945年就研制成功,开启了人类对核能的厚望,但直到今天,人类对核能的利用仍然停留在极为浅层的阶段,能源领域仍然是石油和煤炭的天下。


电池技术的停滞不前,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从1995年到2015年,手机的任何一个零件都在进步,但电池技术却一直停滞不前。时至今日,手机已经从最初的砖头机升级到炫酷的IphoneX,但手机电池仍然不够用。


 人工智能领域,大约20年前,机器(IBM的深蓝系列电脑)已经在国际象棋比赛中打败了棋王,到今天,唯一的进步是机器(谷歌阿尔法狗)打败了围棋的棋王。阿尔法狗与深蓝在本质上没有区别,都是对计算机超强计算能力的极致发挥。但其实,所有基于“计算能力”的人工智能,仍然很初级,因为它只会学习知识,而不会创造知识。


最近几十年,唯一有显著进步的技术领域可能只有IT,但这个“进步”只能称之为量变(技术改进),而非质变(技术革命)。比如手机,从黑白屏到蓝屏、到彩屏、到触摸屏,电脑从单核到双核、从640k内存到4G内存,计算机的功能的确越来越强大,但其本质仍然没有变化,今天所有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50年前没有任何差别,他们都是图灵机,区别只是ihoneX与iphone4的区别。


(三)


技术停滞的背后,其实是基础科研的没落。飞机、火箭的停滞,归根结底是因为理论物理的停滞,电池技术的停滞,是因为能源基础科研的停滞,人工智能没有实质性突破,是因为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仍然是冯诺伊曼原理,多年来没有根本性突破……


今天,人们说到高科技,首先想到的一定是硅谷,但其实这个全球瞩目的科创中心,并没有过特别重大的基础性发明创造。对人类经济社会影响重大的半导体、晶体管、电话、计算机、互联网、原子能,其诞生都跟硅谷没有关系,它们要么源自美国东海岸那些金光闪闪的老牌实验室,要么源自美国政府与欧洲政府主导的基础科研成果,硅谷在这方面乏善可陈


誉为“硅谷之父”的是晶体管的发明者威廉·肖克利,正是他从贝尔实验室回到硅谷,才吸引到仙童公司最早的八位创始人慕名来到湾区,并创办出日后一系列伟大的科技企业。


硅谷真正的强项是技术转换,那就是能够迅速理解一项发明成果对社会可能存在的颠覆前景,并将其做成生意,挣到大钱。然而,如果不是贝尔实验室发明了晶体管和C语言、欧洲原子能实验室发明了万维网、美国军方主导研发了计算机,哪里有硅谷今天的辉煌?


遗憾的是,冷战结束之后,人类的基础科研出现停滞不前的迹象,以大名鼎鼎的贝尔实验室为例。这个实验室成立于1925年,其母公司是当时美国的电信巨头AT&T。这个金光闪闪的贝尔实验室为推动美国乃至全世界的科技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共有11位科学家问鼎7项诺贝尔物理学奖:从晶体管、激光器、太阳能电池、第一颗通讯卫星的研制成功,有声电影的问世,射电天文学的创立……贝尔实验室的每一项成果都深刻影响了整个人类社会。


然而,进入上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母公司AT&T的衰落,贝尔实验室的科研经费受到较大影响,导致其抛弃了基础物理学研究的优良传统,把研究工作与销售业务挂钩,导致大量科学家离开。2008年,新的母公司阿尔卡特朗讯不得不出售已经拥有46年历史的贝尔实验室大楼,由新泽西的Somerset房地产开发公司购得,并打算将其改建为商场和住宅楼。就这样,金光闪闪的贝尔实验室被卖给以平米来计价的房产商。


贝尔实验室的没落,像是基础科研时代落幕的一个隐喻。虽然后来的IBM、微软、谷歌等大企业也纷纷开设了自己的实验室,但无论在基础理论领域,还是发明创造领域,都没有达到贝尔实验室在巅峰时期的高度。


美国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


(四)


近年来,媒体特别热衷于谈论资产泡沫,“灰犀牛”、“明斯基时刻”等学术名词成为媒体热词,但老实说,俺对这些概念毫不关心,资产泡沫并不可怕,只要社会整体的生产力还在提升,水多了可以加面,货币供应与实体经济总能达到动态平衡。


真正可怕的是——技术的停滞。技术的停滞,导致的是生产力的停滞,以及社会增量财富的停滞,面的供应开始与水失去平衡,资产泡沫就有破裂的风险。


过去20年,中国的M2供应量保持10%到20%的高增长,远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增速,但令人称奇的是,中国经济并没有出现大的泡沫式经济危机,根本原因是这些年中国的技术与生产力飞跃式进步,社会增量财富总体跟得上货币超发的步伐。而反观日本,最近20年的经济发展不仅没有泡沫,还表现为通缩迹象,但因为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的乏力,日本经济几乎停滞不前,媒体称之为“失去的20年”。


当前,基础科研的停滞不前,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第一次科技革命的中心在英国,第二次科技革命的中心在德国与美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中心在美国,他们分别在不同的时代引领过人类攀登科学技术的巅峰。但是今天,无论是英美,还是德日,老牌科技大国或多或少都显露出颓势,但人类攀登基础科学的征程不能停,我们需要新的接棒者与领航人。


作为全球经济增长表现最好、人力资源最为充沛、科技创新动力最强的国家,中国会是这个新的接棒者与领航人吗?


阿里巴巴、华为已经分别在各自的领域进入“无人区”,他们的每进一步,都代表着人类在这个领域的一大步。华为每年斥资销售收入的10%作为研发投入,阿里斥资1000亿搞基础科研,本质上是一种无奈,这是他们在“无人区”前进的必要成本。



如果没有基础科研的重大突破,眼下如火如荼的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科技就只能停留在浅层阶段,“第四次科技革命”就是一个笑话。往小了说,这关乎到两家企业能否继续保持市场领先地位,往大了说,这关乎到中国经济能否真正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迈进世界强国之林。


美国著名投资家罗杰斯曾多次声称,19世纪是英国的世纪,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21世纪则是中国的世纪。伟大的时代,一定有伟大的国家,伟大的国家一定要有伟大的科技创新,伟大的科技创新一定离不开伟大企业的支撑。100年前,AT&T以及它的贝尔实验室是时代的领航者,今天,新的接棒者在哪里?


延伸阅读:

阿里云进驻广州,科技三巨头鼎足而立!

当雄安遇上阿里,开启第四个城市时代?

广深科技走廊画了10个圈:环东莞城市带亮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